游艇,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奢華,高價,遙不可及,許多向往開著游艇乘風破浪、徜徉于廣闊的大海的海洋休閑愛好者都望而卻步,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思維誤區。
目前國內人們對于游艇的了解,只是小窺到了“冰山一角”,就大眾所理解的,游艇就是要動輒百萬千萬的高昂消費。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正因為國內玩游艇尚不普遍,使得游艇成為人們思維里的奢侈玩物,其實游艇的價格跨度非常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乃至上千萬。而目前我國不少省市已具備進入游艇時代的條件。
從去年開始,以往距離普通群眾生活較遠的游艇反復出現在相關新聞中。去年8月,海南省印發《推進游艇特色小鎮建設建議》,明確提出至2025年,擬在全省沿海市縣謀劃建設大約8個游艇特色小鎮。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粵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實施,加快完善軟硬件設施,共同開發高端旅游項目。
游艇目前在國內還被定義為奢侈品,游艇消費也屬于高端消費。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游艇產業的市場空間被寄予厚望,“如今人們說游艇,就像十年前人們說汽車”,這句話在游艇業也傳了好多年,游艇如何才能進入大眾生活呢?
1.共享游艇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市場目前對釣魚艇和帆船的需求就非常明確,消費者就是希望能夠借助這些游艇來進行休閑垂釣。比如,很多釣魚發燒友可以合伙買一艘游艇,一起出海釣魚,駕駛帆船出海享受駕馭的樂趣。上海紅雙喜游艇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探索游艇銷售新模式,嘗試推行“合伙購買游艇,大家輪流用”的新做法,多個有意向的游艇購買者可共同出資購買,共同擁有游艇的產權,然后每個購買者根據各自的出資比例,得到相應的游艇使用時間。同時,游艇的停泊、保養、油耗、人工等費用將由游艇公司負責,合伙購買者只需分擔數額較小的固定費用。

往屆廈門休閑漁業博覽會現場圖片
考慮到購買成本,加上高昂的維護使用費用,以及出航率較低的現實,會阻礙很多潛在的游艇消費者。合伙購艇在為購艇者免去后顧之憂的同時,迎合了游艇“平民化”的趨勢,有利于刺激消費需求。
不少游艇俱樂部提供游釣艇租賃,需要出海釣魚的,可以租賃俱樂部會員??吭诖a頭的游釣艇,這種模式對俱樂部和消費者來說是互利雙贏的模式,俱樂部不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置游艇,而擁有游艇的消費者也可以在游艇閑置的時候掙點錢用于游艇養護。如此一來,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游艇消費變得更加親民化,更加大眾化。
2.建造公共游艇碼頭支持休閑游艇
早在2016年4月15日,發改委、工信部等2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消費帶動轉型升級的行動方案》,專列條款“加快發展郵輪游艇等消費”,提出:逐步開放供游艇旅游使用的水域,制定休閑船艇管理服務規范,出臺粵港澳游艇自由行試點政策,支持游艇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
帆船游艇產業發展主要依托公共碼頭以及岸上配套設施,公共碼頭建設是發展帆船游艇產業根本的基礎條件。因此,建設公共碼頭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對推動海南帆船游艇產業發展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

3.游艇小鎮進入大眾視野
2018年5月,金清至大陳島航線的開通,為白沙島、黃礁島、大陳島形成三島聯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游艇產業和精品濱海旅游業的雙布局,為路橋區融入我省大灣區建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一個集“游艇制造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的游艇產業鏈相繼落子。
在國內,游艇產業還是一個新興產業,“親民游艇”市場每年都在高速增長,具有很大市場空間。在游艇小鎮建設的計劃表內,未來三年將建成:擁有580個泊位的國際游艇港、展示小鎮風情的創意街區、接待會務服務一體的會客廳、多功能配套設施的游艇俱樂部、產業集聚發展的游艇創新綜合體、容納3萬人的四季水上樂園、“游教結合”的海洋公園、體驗漁村風情的特色民宿等等。

游艇消費“百元時代”已來臨,即花100元就可零距離接觸大海。而且,這方面的旅游體量不斷增大,帆船旅游經濟甚至從沿海城市發展到內陸,連新疆的天池都舉行了帆船賽,這是全民海洋文化意識增強的表現。
成立23年的均合興(廈門)進出口有限公司本次參展也走親民路線,該特別推出一款價格2萬元左右的小游艇,適合觀光、釣魚等。這款小游艇應用新材料,可回收;使用壽命長達十多年,遠高于普通小游艇...
在往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閑漁業博覽會中也有不少游艇展商、海洋娛樂項目展商參展,選購游艇更方便,面對面現場洽談交易更方便。

往屆廈門休閑漁業博覽會現場圖片
第十二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閑漁業博覽會將于本次展會將于2019年11月,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展會是實現休閑漁業全產業鏈合作對接、引導和促進產業提升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年度盛會。同期舉辦的還有第四屆中國休閑漁業高峰論壇、水草造景大賽、水上運動系列體驗活動、潛水運動體驗活動、海洋漁業攝影展、行業嘉年華活動、釣魚愛好者分享活動等。
通過本次展會,將促進休閑漁業行業信息交流,推動休閑漁業行業發展,為業者和消費群體提供好的交流平臺。
文章來源 | 《海洋與漁業》、廈門新聞
新聞記者 | 孔一穎 羅茵
圖片來源 | 網絡圖片